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797
中拉合作跑出“加速度”(国际论道)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5月13日在北京举行。本届会议正值中拉论坛正式运行10周年之际,吸引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多家外媒发文积极评价中拉论坛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本届会议达成的重要共识,称赞中拉务实合作造福世界。
五大工程是推动中拉合作的务实举措
2015年,中拉论坛成立。10年来,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和双方精心培育下,中拉论坛已经从一棵稚嫩幼苗长成挺拔大树。
德国之声网站近日报道称,多位拉美国家领导人和官员到访北京参加本届会议。近年来,中国加强了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多个拉美国家加入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是巴西、秘鲁和智利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阿根廷《第十二页报》发文指出,中拉论坛10年来结出累累硕果。对中国而言,地理距离不是障碍,中拉始终平等互信,铸就了团结协作、友好互助的深厚情谊。目前,中国正致力于深化这条南南合作共赢之路。
本届会议期间,中方宣布愿同拉方携手启动“团结工程”“发展工程”“文明工程”“和平工程”“民心工程”五大工程,共同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会议通过多份成果文件,涉及双方在科技创新、经贸投资、人工智能、金融、基础设施、农业粮食、工业和信息化、能源矿产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合作具体举措,展现出中拉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方面的坚定决心。
拉美社评论称,历经10年发展,中拉论坛已成为深化中拉关系和加强战略协作的高效机制。该社引述委内瑞拉外长伊万·希尔的观点指出,本届会议为中国与拉共体国家加深合作奠定了基础。伊万·希尔认为,中方宣布启动的五大工程标志着中国与拉共体迈向更紧密、更高效合作的关键一步。
巴基斯坦《论坛快报》刊文认为,本届会议成为中国与拉美深化关系的新里程碑,双方的伙伴关系基于相互信任,并共同致力于和平、发展和正义。中方提出的五大工程使中拉关系加速向全球治理领域拓展影响力。
伊朗英语新闻电视台报道称,本届会议期间,中方宣布将向拉方提供660亿元人民币信贷资金额度以支持拉美国家发展,此举表明中国有意继续加强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始终愿意倾听拉美的声音。”墨西哥国际政治专家赫拉尔多·托雷斯·巴尔德斯表示,中方宣布启动的五大工程是推动拉中合作的务实举措。符合共同利益、契合真实需求,正是拉中合作的生命力所在。中国始终立足于拉美实际需求,推动合作项目落地,为拉美发展注入动力。
中拉合作提质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近日,300辆中国制造的电动公交车抵达智利,加入目前在圣地亚哥大区街道上行驶的2000余辆公交车行列,成为当地街头一道崭新的风景线。
拉美社报道称,这批电动公交车是总共1800辆中国产电动公交车中的第一批,将用于改善智利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减少柴油带来的污染。智利交通电信部称,在中国电动公交车全部投入运营后,智利首都大区RED公交系统中电动车的比例将达到68%。
这是中拉多领域合作走深走实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中拉合作提质升级、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中拉关系跑出“加速度”。
圣基茨和尼维斯《观察者》周刊发表文章称,中国始终积极深化与拉美国家的合作,通过提供投资、协助项目建设、捐赠医疗物资等方式展开多领域协作。同时,中拉贸易额不断增长,中国在拉美矿产、农业、能源和技术领域持续加大投资,拉美国家从中获益颇丰。中拉论坛的蓬勃发展折射出中国始终秉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合作原则,为拉美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资源。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网站报道称,贸易是中国与拉美之间的重要合作纽带。大多数拉美国家现在从中国进口的产品越来越多。中资企业也在拉美投入大量资金,除了矿业和农业等传统领域,还延伸到电信、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等领域。
中拉合作的维度还在不断拓展。4月下旬,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科学日活动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生命健康、农业科技、数字技术、生物育种等重点领域以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可持续粮食创新中心等合作平台建设,分享中拉合作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玻利维亚科学家、安第斯路国家科学技术组织主席兼创始人马尔克·卡贝罗日前撰文指出,科学日活动具有里程碑意义,展现了中拉论坛正式运行10周年取得的重大进展,凸显了双方在科技和创新领域不断深化合作。这些领域不仅被视为经济增长引擎,更是可持续发展、相互尊重与世界和平的支柱。如今,拉美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中国主导的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培训项目,这并非被动地接纳技术成果,而是有助于促进知识传播。
中拉论坛汇聚团结合作的全球南方力量
市场调研机构IndexBox指出,中国与拉美国家贸易额2024年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中拉贸易额显著增长反映出双边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根据IndexBox平台数据,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农产品等多元化商品贸易共同推动了中拉双边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中拉论坛作为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增进相互理解,深化经济协作。随着中国持续加强与拉美的联系,双方都将从不断拓展的贸易与投资机遇中获益,为构建更加紧密互联的世界经济格局筑牢基石。
《亚洲时报》网站刊文称,受益于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秘鲁钱凯港有望成为南美洲太平洋一侧最大的深水港。在全球多极化发展的背景下,贸易流动和资本投向已突破西方主导格局,这为世界经济格局的均衡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当前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多重风险交织叠加的背景下,中拉同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双方加强合作,在全球性议题上保持良好沟通协作,不仅将为中拉关系发展注入新内涵,也将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作出新贡献。
2024年5月,中国和巴西共同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得到广泛支持和响应。今年1月,玻利维亚、古巴等国成为金砖伙伴国,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合作日益成为新的时代潮流。拉共体第九届峰会通过《特古西加尔巴宣言》,呼吁通过团结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反映了全球南方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集体呼声。
中国—墨西哥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席宁法·蒙塔尼奥说:“尽管文明形态不同,文化各有差异,但独立自主是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的重要精神气质。中拉论坛汇聚团结合作的全球南方力量,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诺表示,当前,多边主义面临挑战,拉中双方共同倡导建设和平世界,推动普惠包容、互利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意义重大。双方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上的协调与合作,有利于提升全球南方国家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实现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严瑜) 【编辑:周驰】